宏泰配资 车企上海车展集体认怂,智驾真相藏不住了?_系统_宣传_智能
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宏泰配资,车企们求生欲爆棚。
曾经大肆宣传“高阶智驾”、“端到端”、“零接管”等智驾概念,如今变得小心翼翼。
有领导口误说出“智能驾驶”,都要立刻纠正为“智能辅助驾驶”。
比亚迪也把“天神之眼”、“代客泊车”改名。
车是拿来开的,不是拿来吹的。这次智驾新规一巴掌打醒了那些装睡的人。
近几年智驾事故的频繁发生,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涉及智能辅助驾驶的交通事故超2000起 。
1、遇广告牌刹停宏泰配资,导致车辆被追尾。
此前,一辆理想L9在高速行驶途中,检测到前面广告牌上小货车的图案,刹车抱死停车,导致后车追尾。
展开剩余70%2、撞限宽墩。
2023年8月23日购买了一辆蔚来ES6,在今年2月3日使用智驾行驶时,该车的智能驾驶系统面对路上的限宽墩,不仅没有识别到危险,反而加速撞了上去。
导致车辆轮毂破碎、右前叶子板损毁轮胎爆裂,更令人痛心的是,由于没有儿童座椅,车上年仅2岁的小孩也受伤了。
更令人心痛的是,不久前,一辆小米SU7在激活智驾系统NOA后,于施工路段发生严重事故,导致三个花季少女不幸遇难。
究其原因,当前智驾技术的局限性是导致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。
目前主流的智驾系统主要依靠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,再通过算法进行决策和控制。
但摄像头在恶劣天气下,比如暴雨、浓雾、大雪时,识别准确率会大幅下降。毫米波雷达对静止物体的检测存在盲区,容易出现漏检。激光雷达虽然性能较为出色,可成本高昂,难以大规模普及,并且在复杂环境中也会出现误判。
再先进的算法,在这些硬件短板面前,也难以保证智驾系统在各种复杂路况下都能准确、及时地做出反应。
另外,车企此前过度夸大的宣传,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。然而现实却频频打脸。
虽说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,下半场是智能化,但车辆是以安全为前提的交通工具,车企别扯参数画大饼,打磨技术保安全,才是正道。
不过,尽管智驾宣传降温,但智驾技术的研发仍在持续推进。极氪、小鹏、广汽等企业计划今年推出L3级智驾量产车型,华为也发布了高速L3商用方案,工信部更是启动了L3级自动驾驶准入试点。
然而,要实现L3级智驾的真正普及,还有不少难关要过,法规不完善、责任说不清,自动驾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。
最后,依旧建议建议大家开车时务必谨慎,提前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,切不可轻信车企宣传,将方向盘交给一个“小学生”。
如果忍不住使用智驾功能,建议提前购买智驾险,为意外损失兜底。
目前,已有不少车企推出或者计划推出智驾险,比如阿维塔、小米、赛力斯、小鹏等等 。
发布于:陕西省亿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元富证券 4月28日锂科转债下跌0.12%,转股溢价率252.3%
- 下一篇:没有了